首页 > 教程攻略 >

蒋介石的“御林军”:抗战第一王牌的第74军战斗力之谜

更新时间:2025-02-26 11:48:41 来源:互联网

蒋介石的“御林军”——第74军,在抗战期间被誉为第一王牌,战斗力之谜一直让人津津乐道。虽然人数有限,但却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和精湛的军事素养。他们在重重困难和逆境中依然坚守阵地,以顽强的意志力和过人的勇气击败敌人,赢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战绩。其战斗力之谜,使人不禁想要深入挖掘其中的秘密,探索其中的奥秘。

在抗日战争时期,曾经有这样一支部队。

自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,他们每每以英勇顽强的精神与战斗意志,给日军带去极大的死伤,在一次重要战役后,他们被赠予象征荣耀的“飞虎旗”,之后其“抗日铁军”的称号就不胫而走。

而在日本人口中,他们被称为“三五部队”,原因是其下辖的三个师的番号分别51师、57师、58师。日本人从淞沪会战开始就和这支部队正面交锋,深知他的厉害,所以每当这个部队的番号,出现在日军指挥官的地图上时,日军都知道接下来的仗肯定是硬仗。

在外国人眼中,这是一支极能打的队伍,毕竟能够让美军顾问团都感慨——中国只有74军能打,更是让罗斯福在听到战况报告后,都特意在备忘录上记下了其中一位师长的名字。

这支部队的番号——国民革命军第74军,抗日铁军。

蒋介石的“御林军”:抗战第一王牌的第74军战斗力之谜

国民革命军第74军

74军草创与崭露头角

74军草创于1937年9月的浙江,最初是由第51师和第58师两个师整编而成,后来又加入了第57军。

74军的首任军长愈济时出身浙江奉化,乃是蒋介石的同乡,一度担任过蒋介石侍卫长,还曾随蒋介石远赴开罗举行会议。

而且作为74军主力的58军,乃是身为蒋介石亲信的愈济时,在浙江亲手创建的,早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,蒋介石就把58师列为调整师,对其进行了整编和换装。如此作态,74军自组建之后,无疑是中央军中的中央军,蒋介石眼中嫡系中的嫡系。

在74军整组建之初,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,淞沪会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。南京与上海以长江相连,一路上也并无高山险隘,一旦上海失守,长江门户洞开,无疑相当于将国民政府首府南京,暴露于日军的枪炮之下。

对此,南京方面如坐针毡,于是74军在浙江急匆匆地成立之后,连成军仪式都还没来得及举行,身处浙江的冯圣法的58师、与身处陕西的王耀武的51师,就急匆匆地赶往淞沪战场。

抗日铁军

在淞沪战场上,74军的两个师可谓崭露头角,其中尤以名不见经传的51师打得最为出色。在会战中,王耀武的51师驻守罗店,在一片混乱的局势下不仅丝毫不乱阵脚,还在之后的阻击战中对日军造成极大伤亡,成功延缓了日军的攻势,当时我国最为著名的《申报》与《大公报》,都对74军的英勇抗战进行了报道。而王耀武也因此在1939年,在重庆得到了蒋介石的召见与褒奖。

淞沪会战从8月13日开始,到11月12日结束,正好历经了三个月的时间,中国军人以自己的身躯,粉碎了“日本人三个月灭亡中国”的狂妄叫嚣。但是,尽管中国军队在凇沪会战中付出了高达30万人伤亡的代价,上海在最后仍然陷于日军之手。

罕见的淞沪会战清晰照

南京保卫战

现在的人们一般把我国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。第一个阶段是战略防御阶段,大致由1937年“7·7事变”到1938年10月武汉、广州的相继失守。

在战略防御阶段中,74军亦是进行了许多抗击日寇的战斗,其中尤以武汉会战中的“万家岭战役”最为让人振奋昂扬。

前面说到,淞沪会战失败后,国民政府60%以上的精锐部队,都在上海被日军打残,74军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。但是上海一朝失守,南京门户洞开,日本方面在12月1日下达“大陆第8号令”,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,兵分三路,攻打南京。

抗日战场上,战士们视死如归

南京方面这下何止如坐针毡,要知道,作为国民政府的首府,南京不只是一个地名,它还有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,一旦南京被日本人攻陷,这件事对中国军民的打击绝对是巨大的。

于是,南京方面急令军队围绕南京布防,拱卫南京。但是前面也说到了,凇沪会战中国民党大量精锐被日军打残,74军也正在进行补充修整,结果南京房间一纸令下,部队只得再次匆忙开拔。

在南京保卫战中,74军在湖熟镇、汤山镇、熟化镇等地与日军展开激战,在指挥系统混乱的情况下,多次击退日军进攻。但最终,由于南京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沦陷,74军不得不奉命撤退。

万家岭战役,成就威名赫赫

在南京保卫战之后,74军在得到补充后,先后又参加了徐州会战与兰封会战,配合友军一度重创了日军第14师团。

但是,尽管日军在接二连三的几场大战中损失惨重,但是其妄图占领中国各大城市,迫使中国投降的计划仍在进行。1938年7月,日本调动陆海空大军人数总计35万余,开始进攻武汉外围的广大地区,国民政府则几乎动员了当时所有能动员的军队,仅陆军就有120个师,110万的总兵力,除此之外还有100余架飞机与40余艘舰艇,以作应对,武汉会战爆发。

战斗进行到9月下旬,日本第11军军长冈村宁次通过空中侦察,发现中国军队在南浔铁路与瑞武路之间的布防十分薄弱,认为找到打破武汉会战僵局办法的他,马上下令,让刚刚完成休整日军的第106师团,向五台岭方向推进,之后迂回穿插向德安西南,以隔断南浔路与武宁路中国守军间的联系,为日军吃掉德安一线中国军队20多个师,创造条件。

日军第106师团奉命孤军深入,击溃了五台岭的中国军队后,在10月1日推进至万家岭一带。国军方面指挥战斗的是第九战区司令,也就是后来被日军称为“长沙之虎”的薛岳将军,他在得知日军一个师团孤军深入的消息后,果断决定调集重兵,要将这支日军消灭在万家岭的崇山峻岭之间。

抗日名将薛岳

日军第106师团的师团长在薛岳行动后,很快感受到形势的危急,索性放弃了原定目标,直接选择突围,不过不巧的是,他选择的突围方向正是74军58师的防区。

接下来的时间里,58师在两天时间内以极为顽强的姿态,顶住了日本106师团在其空军火力支援下的猛烈进攻,打到最后全师只剩下500余人,军长愈济时索性派出自己的警备营支援前线,最终确保了阵地不失,粉碎了日军突围的设想。

10月7日,中国军队对身陷重重包围的日军发起全线进攻,74军奉命主攻张古山,在这次战斗中,时任74军305团团长的张灵甫,亲自率突击队自山后偏僻处偷袭日军阵地,协助74军大部队成功攻占张古山阵地。

此一役使得74军在万家岭战役中立下头功,威名赫赫。日军106师团在此次战役中几乎遭到灭顶之灾,若不是其是师团长运气不错没被中国军队发现,否则恐怕他就已经成为第一个死在中国军队枪下的师团长。

上高会战,抗日铁军

1940年,74军的首任军长愈济时升职,51师师长王耀武继任74军军长职位。王耀武大家应该都了解,由于出身不高,其感念蒋介石提拔,发誓要将74军训练成一支能打硬仗,听从命令的军队。

1941年,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。同年3月,日军纠集兵力6万余人,在绝对空中优势的情况下,兵分三路意图包围并歼灭上高一地的中国军队。

上高地处江西锦江上游,一旦陷落于日军之手,日军不仅可以向南窥探江西南部,也能向北骚扰长沙。为了不使日军目的达成,第19集团军以及其他一些抵抗力量,在数百里的战线上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。其中,南北两路日军都被中国军队击退,日军只剩下中路的第34师团与74军,激战于上高东北地区。3月22日至24日,日军第34师团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,猛攻云头山与白茅山,碍于敌军的强大火力,74军伤亡惨重。

1941上高会战,第74军辉煌顶峰

值此危急关头,74军在三天两夜中,先后动用预备队与敌方肉搏7次,从未后退一步。在友军到来完成对日军的合围之后,74军再次作为反攻的先锋,并且在反攻中击毙了日军第34师团的少将岩勇,重创了日军的两个师团和一个混成旅团。

据统计,此一战中国军队共毙敌1万5千余人,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,取得了堪比台儿庄战役的大捷,何应钦也评价此次战役为:“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”。而74军也因作战英勇而获得了重庆颁发军中最高奖旗——“飞虎旗”,74军也从此获得了“抗日铁军”这一称号。

血战常德

时间来到1943年11月,常德会战爆发。在常德会战中,64军第57师8000余人,在师长余程万的带领下,与日军三个师团约2万人血战16个昼夜。在战斗中,日本人借助火炮与空军优势,对常德进行了堪称丧心病狂的狂轰滥炸,几乎将整个常德的建筑扫平。在久攻不下之后,他们之后甚至出动了毒气这种反人类武器。

常德会战后,战场废墟上的军人

等到事情再无转圜余地,57师师长余程万电告孙连仲曰:“弹尽人亡,城已破,友军观望不前,可大街小巷混战成一团,职率副师长参谋长死守中央银行,职余程万谨叩。”12月3日凌晨,余程万携余部180余人突围,而其余官士兵则由第 169 团团长柴意新指挥,在日军入城后与日军逐屋争夺,最终壮烈牺牲。

此一战后,突围成功的余程万与援军58军新11师32团取得联系,次日余程万便率军反攻常德,当日就将抵挡了日军16个日夜的常德重新收入囊中。

事后,余程万认为自己有责任,将57师浴血奋战的壮烈事迹记载下来,就找到了当时的著名作家张恨水,希望他写下“虎贲军”的故事,这就有了之后的《虎贲万岁》。

尾声

1945年日寇败亡前夕的最后一场大规模会战中,74军再次展现他们“抗日铁军”之名副其实,并在战后获得了两面“飞虎旗”。

1945年8月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,国民政府以74军劳苦功高为由,专程空运74军到南京接受受降,为此,74军又有了“御林军”的外号。

纵观整个抗日战争,74军自建立之后,几乎从未错过任意一场正面战场上的大规模会战,从其战绩来看,其无愧“抗日铁军”之名。

游戏排行